河南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有哪些?
1、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也是文明河南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平顶山,公益慈善人士曹怡然设立“一颗鸡蛋工程”慈善公益项目,资助贫困山区寄宿制的中小学生每人每天吃上一枚鸡蛋,并带动鹰城365捐助计划,把慈爱之心传递给整个社会。
2、樊相镇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五好家庭、文明星级户、好媳妇、好公婆评比活动,显著提升了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了文明学校意识。教育工作作为樊相镇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科教兴镇,教育为本”的方针,不断发展壮大。
3、高基瑶族乡“精神文明建设典型案例 为进一步深化高基瑶族乡的移风易俗,提高群众的道德模范水平,增强整体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和谐、友爱的人居环境。特别是近两年以来,高基瑶族乡组织开展“推动移风易俗 ”文明实践活动60余场,进一步弘扬社会文明风尚。
4、西滑封村的富裕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精神文明的建设。王在富深知精神不能贫困,他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对村容村貌进行绿化美化,改建学校,完善文化娱乐设施,使西滑封村不仅物质丰富,而且文化氛围浓厚,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城关镇村镇文明建设
1、城关镇的村镇文明建设工作以健全的机制和全方位的投入为支撑,确保了创建活动的顺利进行。首先,组织领导严密。镇党委将文明创建纳入全镇整体规划,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构建了三级共抓,三级共创的工作模式,确保了创建工作的战略地位和责任落实。
2、红安县城关镇,作为湖北省红安县的行政中心,拥有28个行政村和12个社区的区域划分,其占地面积达到了1平方公里,居住着约10万的城区居民。这个小镇近年来在城关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追求建设文明乡镇,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
3、③着力进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特色民居、农村产业、乡风文明五个方面建设提升。持续开展、压茬推进了城关镇新田村、向阳镇营梁村、高桥镇权河村和焕古镇焕古村等四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
4、城关镇:地位:和林格尔县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位置与面积:位于呼和浩特市南45公里,占地4918平方公里。人口:拥有1390户人家和45,000人口。荣誉:连续四年荣获国家级文明城镇示范点称号,被中央文明办评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经济:2005年财政收入达到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095元。
5、和林格尔县主要城镇概述 首府和林格尔县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是城关镇,位于呼和浩特市南45公里,占地4918平方公里,拥有1390户人家和45,000人口。
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申报需要哪些材料
需要的材料有只要有两项,即“申报审批表”与“专题事迹材料”。“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的评比只要是围绕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展开评比的。并根据争创工作的要求,对加大了对城区面貌整治、环境大绿化、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进行巡视。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申报考评项目: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
创建文明单位需要准备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精神文明建设相关资料 领导班子建设与制度建设:成立领导小组的文件、领导小组会议记录、创建精神文明单位的办法、措施及相关考核细则等。 创建活动总结 近两年创建活动总结报告:详细记录并总结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
申报流程:具备申报资格的城市、村镇可自愿向上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提出申请;单位则向当地或按党组织隶属关系的上一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提出申请。各级文明委按照标准和申报资格对申报对象进行审核,并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逐级推荐。省和中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文明委统一审核后,提出拟推荐名单。
创建文明单位需要准备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制度建设”,例如成立领导小组文件、领导小组会议纪录、创建办法、措施及相关考核细则。近两年创建活动总结,以展示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努力与成效。